12月21日,6集电视纪录片《中关村》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该片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三多堂等单位联合制作。
该片摄制历时18个月,摄制组深入走访了中关村的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个领域领军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采访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领导、中关村改革亲历者100余位。
纪录片《中关村》记录了中关村跌宕起伏的创新发展之路。不曾想,这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献礼片,带给笔者超乎意料的惊喜。
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开启中关村的辉煌之路
纪录片《中关村》以中关村的创新创业故事作为依托,展现一帮有志之士的群像,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心怀家国,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破旧立新。该片既展现风起云涌的中关村历史,也讲其中激流勇进的人,令人看后心潮澎湃。
《中关村》的第二集开头,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抗战期间,西南联大门前,突然出现一名乞丐,拄着木棍,抱着一个咸菜坛子。梅贻琦校长路过,乞丐猛扑过去,拽住梅校长的衣袖,放声大哭。梅校长才认出来,乞丐是失散多日的物理系赵忠尧教授,咸菜坛子里装 装着一种珍贵的镭…赵教授用生命护佑的,不仅是中国当时仅有的50毫克镭,还是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
很难想象,在一部讲述中关村的纪录片中,既呈现了真实的故事,又能以引人入胜的解说词,呈现出宛如谍战片一般的叙事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还有,历史画面以形象生动的手绘动画呈现,声画结合,既有历史的知识性,又有故事的艺术性。
在中国日渐从一个大国成为一个强国之际,可能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在摆脱了内忧外患的和平年代,与救亡图存的往事相隔很远了。但是,保家卫国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应该忘却。《中关村》呈现了改革先驱们中流击水、砥砺前行的精神,鞭策我们铭记报国之志,树立 伟大的理想。
还记得另一个故事:1978年,后来被称为“中国民营科技第一人”的陈春先,跟随中国民用核物理代表团,走访了美国20多个城市,参观了多处核聚变实验室,以及影响了他一生的硅谷。“宁可轰轰烈烈地死,也不愿意窝窝囊囊活着”。他发现中国发展存在的问题,科学技术的运用,还停留办展览,写论文的阶段。“硅谷高速度的原因,在于把技术转化成产品的时间很快,科学家、工程师有一种很强烈的创业精神。”
这样一种创业精神慢慢在中关村活跃起来,由此它引领了技术知识转化成产品的改革浪潮。其中,倪光南的故事尤其难忘。第三次科技革命运动之后,电脑应时而生,汉字被隔绝在当时日渐主导社会发展的计算机之外,中国在当时面临着为了汉字而放弃计算机,还是为了计算机而放弃汉字的艰难选择。在这种时代关口,科学家倪光南带领团队凭借艰苦卓绝的努力,创造了联想汉卡,解决了计算机汉化难题,发明了联想输入法,使汉字世界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不管是联想的汉卡,还是从中关村诞生的北大方正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亦或是王永民的五笔输入法,四通的打字机,这些都是第一代中关村人的自主与原始创新型的技术成果。而在这之后,中关村还不断创造奇迹,人工智能芯片、人脸识别技术、液态金属3D打印等不断出现在中关村的技术成果名单中,中关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关村既是发展史,也是破冰史
曾经,中关村是北京西北郊一个并不起眼的地区,经过近40年的发展,如今的中关村跟以前已有天壤之别。“如今的中关村,‘一区十六园’,汇聚了一万名天使投资人,2万多家高新企业,上市公司330余家,独角兽企业70家,占据了中国一半,全球近1/4,2017年企业总收入5.3万亿。”在纪录片《中关村》中,不仅能具象地了解到中关村今日的辉煌成就,也能了解到中关村在历史上的步履维艰。
陈庆振,曾经的中科院助理研究员,研究出了“微弱信号处理系统”。他为了推广这个高新技术,四处奔走,却接连在几家国营大厂吃了闭门羹。当时的经济体制还是计划经济为主,国营大厂对高新技术的运用没有积极性,高新技术因此面临难以产品转化和市场化的困局,而这正是中关村企业发展障碍的一个缩影。
不仅如此。观念和思想的禁锢,也是中关村人才发展面临的拦路虎。科学家纪世瀛回忆,当时他决定下海经商,换来的是妈妈流着眼泪说:“你知道妈妈培养你当了一个科学家,多么为你自豪,你现在不干了下海,就什么都不是了。”
“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已召开,尽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已是全国共识,但科学家能迈出‘下海经商’这一步,还是惊世骇俗的事情”。在这种背景下,陈春先成立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为企业提供咨询与技术服务,每个项目的服务费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一年下来赚两三万。
但是,紧随其后的是检查组三番五次的上门质询,将陈春先等人开展的技术发展服务部和市场活动,形容为扰乱了科研秩序,搅乱了科技人员思想的乱象。这源于“君子不言利”是中国自古以来对士人品行的要求。因此,社会上人心浮动流言四起。
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1982年《光明日报》对韩琨事件进行了两个月的全国大讨论。上海橡胶研究所助理工程师韩琨,兼职当地一家橡胶企业,帮助其走出困境,获得1200元奖励,被判受贿罪。陈春先同样面临这个危险,相关机构给陈春先的服务部定性为“歪门邪道、不务正业、腐蚀干部”。
纪录片《中关村》详实地讲述了中关村在四十年发展历程中的种种困局与险境,在一次次的险象环生中,中关村不仅没有被扼杀,还在曲折中发展出更加惊人的成果。
国家为中关村开门铺路,中关村助力国家安全
中关村是伴随着各种危机和挫折发展起来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进行了十余年,但社会对新兴的民营经济充满疑虑,对社会主义是否能发展市场经济也充满疑虑。在这种背景下,中关村的民营企业一下子倒了400多家。
所幸,上级领导在经过会议商讨之后,肯定了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工作,这个决定意义重大,因为它发出一个关键信号,国家允许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这还成为了国家在战略上支持中关村发展成中国硅谷的一个明证。
《中关村》很好地阐明了中关村明晰的发展逻辑,其中离不开它在讲述中关村许多的发展转折点时,不忘解析背后的政策原因。可以说,中关村的辉煌成就,乃至中国科技创新的成果,除了有志之士的努力,还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
1978年3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鼓励科技发展;到后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提出,为科技发展进一步铺路。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又提出科技发展纲要,强调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1988年,国务院批准发布《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被简称为“十八条”,对中关村企业实行税收减免、财政返还等鼓励举措。最近还有2017年中关村管委会印发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工智能产业培育行动计划》,支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国家大力支持中关村的发展,除了科技发展的需要,还是国家安全的需要。今年5月28日的“两院大会”上习近平说,“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也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纪录片《中关村》很好地处理了这样两对关系。一是“事”与“理”:《中关村》不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来自中关村企业、个人的鲜活故事,使我们为”主人公们”的命运欲罢不能,而在故事之外又给我们提出许多哲理感悟和时代课题,激发我们对于改革创新、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二是“史”与“势”:《中关村》不仅仅是在讲中关村的过去,讲昨天的中关村,更重要的是站在新时代讲中关村的未来发展之势,讲中国的未来发展之势,讲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发展之势。一方面以历史的视角给我们揭示出40年勇立潮头持续创新的中关村基因,另一方面又以世界的眼光为我们探寻今天乃至未来如何以创新迎接挑战的解决方案。这正是《中关村》这部纪录片独特的魅力所在,也是它留给观众的力度、高度和温度所在。
转载请注明:央视纪录片《中关村》,给你一部激动人心的中国科技创新史